2012年5月29日

杜甫吟

     

昊天何忍没孤舟

颠沛终生为国忧

敢刺乱淫伤暴敛

时哀兵燹悯盲流

穷年胆识希贤拙

斑鬓心知属律周

下笔如神诗史化

冥冥浩荡一沙鸥

2012年5月21日

闲谈古诗注音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闲谈古诗注音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在古诗附上汉语拼音,可说是出自盲从。白话文兴起后,教育界的有心人为让年轻后辈对古文有所继承,又担心古文中深奥的字句难读,于是有了注音之举。先是用国语音标,汉语拼音流行后,辄取而代之。此举有利有弊。注音,多少让读者碰到某些深奥的字句时,能较通畅地阅读下去;可是,由于新旧读音的某些不同,汉语拼音的诵读,往往令一些古文篇章失去应有的抑扬顿挫味道。



在古诗附上汉语拼音,现代中国的出版物不少。最近看了两本由新加坡当地出版的绍介已故先驱诗人的诗选,颇有感触。一本是2000年出版的《潘受诗选》。内容是挑选潘受以本地和本地区为题材的作品。形式上除对原诗作注释外,还对原诗字句附上汉语拼音、白话翻译和英文翻译。出版者明确指出:如此处理是为了便利年轻一代读者。另一本是2010年出版的《晴山古道》。内容收录陈晴山先生于1894年到南洋后,至1960年辞世之35年古诗作品。形式上有语译、注释、赏析,背景故事,也在原诗字句附上汉语拼音。出版者也希望藉出版,能鼓励更多年轻人欣赏中国古典诗歌。对出版者的苦心孤诣,在当今世道,是令人赞赏的。然而,附上汉语拼音,并不恰当。



在古诗附上汉语拼音,不仅仅是味道有变的问题。特别是格律诗,或者是一些关系音律的文篇,汉语拼音简直起着搅浑的反效果。《晴山古道》评注者陈照明博士对原诗句典故的索引,详尽妥帖,尤令人折服。陈博士对格律的评析,诸如:“不对仗,基本合律···”,“本诗只有颈联对仗,而颔联不对···”等等看来,足见有一定的诗律水平。那什么叫合律?合律,就是符合平仄律。格律诗讲究平仄,不讲究平仄的诗只能称古体诗。这里引个例子,可见一斑:

 这是陈晴山先生的一首律诗,平仄的安排如次:

平仄平平仄

平平仄仄平

仄平平仄仄

平仄仄平平

仄仄平平仄

平平平仄平

平平仄平仄

平仄仄平平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这是合律的。

其中,我们发现,“别”原读仄声(入声),“教”原读平声,“一”原读仄声,“思”原读仄声,注上汉语拼音,变成不合律了:

平仄平平仄

平平仄平平     ——出律

仄平平仄仄

平仄仄仄平    ——出律

仄仄平平仄

平平平仄平

平平平平仄    ——出律

平平仄平平    ——出律    

这如何“便利年轻一代读者”?如何“鼓励更多年轻人欣赏中国古典诗歌”?这不搅浑是什么?何况,问问读者们,这篇律诗,有哪个字深奥?非得挑一个,就“烬”吧,那也可以将它置于注释处,加个注音,岂不少了误导?金了

2012年5月18日

自认华人·学好华文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自认华人,学好华文         



    读过黄清华先生在《早报》交流版(刊514日)发表了《树立信心,学好华文》,有不同的看法,提出以为商榷。

    我和黄先生交往近十年了,大家都是朋友。黄先生来新加坡旅居,主要是陪同孙儿来新加坡读书。作为旁观者,黄先生的用心是善良的。

    黄文对学好华文,提出三个关键点:1,明确意义。2,心存紧迫。3,营造氛围。

    就第1点看来,黄文是用一系列数字说明学华文的好处,除将来可以到中国发展赚钱,还多一条谋职路子。我不明白明确意义,怎么不先明确自己的华人身份?华人学华文, 天经地义!

    2点,心存紧迫。黄文提出:鉴于新加坡教育的双语优势,许多外国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来这里求学。是什么外国人?也许少数欧美人,将孩子送来,是基于将来可以到中国发展赚钱,而这里又有英语文的大环境。大多数外国人,其实是中国人,基于生活原因或更方便学习英文的原因(黄文提到:中国有3亿人在学英语),到新加坡的。中国孩子到这里,绝非来这里学华文,绝非冲着什么双语优势而来。中国孩子能到这里来,又跟新加坡的移民政策有关,这是另话。

    至于黄文所提新加坡的孩子,如果没有紧迫感的话,这个优势很可能就会消失,我想,新加坡的孩子,怎会有这样的高瞻远瞩?这是说给当政者吧?       

    说到本地的华语文程度,谁都知道比长堤彼岸愈拉愈远。谁都忘不了亲爱的朋友,为了呼吁教育部不要降低小学会考母语分数的比重,敬请大家于本星期天59日傍晚57点在芳林公园聚会签名 刚在几年前发生双语优势,已成笑柄。

    3点,营造氛围。说华文在新加坡的应用比英文在中国的应用来得广,这种比喻令人啼笑皆非,新加坡可是华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!引用文学讲座、诗歌朗诵···等等活动来作为有这么好的社会氛围”的支持论据,不但显示对本地华文文化的历史演进不清楚,也是对一路来对当局逐步在社会层次面削弱华文所作抗议的无视。地铁的展示文字,公告的华文翻译,等等,不是频频受到抨击吗?而许多表面风光的华文文化活动,其实正处于苦苦支撑的状态。如果有很好的氛围,能耳濡目染,也无需在学校一而再地大谈灵活教学了。学校怎么改进华文教学?在华文节数不变的限制下,作七十二变!

    这篇小文,也藉以呼吁有良知的华人,共同为孩子们能学好华文而努力